法制晚报讯(记者 刘艺龙 通讯员 董佩佩)“我拎着这袋子去找他,人影都没见着,打开袋子看到这几盒肉松我整个人也是蒙了!”74岁邵老先生讲述自己被骗十万元却只买到五盒肉松的经历气不打一处来。
2017年9月的一天,74岁的邵老正骑着电瓶车,路上遇到了郑某询问。“师傅,请问你认不认识王大伟?我特地从外地赶来找他买抗癌药的。”郑某问道。
邵老告诉郑某自己并不认识所谓的“王大伟”,正准备动身离开的时候,没想到郑某却一直拽着他,激动之下竟跪在地上恳求邵老帮忙。
此时,林某经过称认识“王大伟”,并愿意帮助寻找“王大伟”,但“王大伟”只认本地人,便让急于买药的郑某待在原地,让邵老骑电瓶车载着他一同前往帮忙买药。
阮某告诉林某自己的确在卖治疗癌症的药,但是是一个“地下黑工厂”,不能让人知道,药只卖给介绍过来的人。
三人经过协商后,阮某称愿意以200元的价格出售“抗癌药”,林某带着一颗“抗癌药”与邵老回到买药人郑某处,郑某确认后表示愿意以800元每颗的价格购入,林某便诱骗邵老一同与他转卖“抗癌药”赚取差价。
“药有,但是要现金交易!”阮某一再强调。邵老信以为真,又在林某的诱骗下,随即到银行取钱。后邵老将人民币10万元现金交给阮某,阮某将事先准备好的五罐猪肉松冒充的“抗癌药”装在袋子里交给了邵老。
邵老拎着袋子欲转卖“抗癌药”给郑某时,郑某却“消失”了,打电话给林某,手机竟也关了机而打开袋子一瞧,竟然是五罐肉松!这才意识到被骗了,后立即报了警。
经查明,郑某(另案处理)、林某、阮某等人分工明确,通过假扮“买药人”、“引路人”、“卖药老板”等身份,专门骗取老年人财物。后龙湾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罪对林某、阮某等人提起公诉。龙湾区法院依法以罪对林某、阮某等人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至三年九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龙湾区检察官提醒:骗子的套路一个接一个,他们专门针对防范能力差的老年人群进行。若碰到陌生人搭话,要多留个心眼,及时与家人沟通,在不确保事实的情况下,避免任何金钱接触,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