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一个孩子手拿半块面包,将面包上的肉松扯下并放入一只盛着水的碗里,录制视频的老人一边解说,一边用手捞起水中的肉松来回捏捻,数次捏捻后,肉松变成白色,老人愤而怒斥我给我孙女买的面包,我孙女一吃肉松一拽挺老长,这哪是肉松?这不是棉花么?这不是黑心店么?就是朝阳川的某家蛋糕店。
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1月22日,州食药监局食化稽查分局工作人员一道赶赴视频中所指的朝阳川大拇指蛋糕汉堡店现场进行调查。工作人员首先查验了店内所使用肉松的进货台账,并对已经开封和未开封的肉松进行生产日期、生产厂家资质等内容一一核实,发现该产品质量合格。
为了给百姓答疑解惑,州食药监局食化稽查分局负责人鲁劲松现场进行了情景还原,他抓取了一些肉松浸于水中,并像微信视频中一样揉捻,发现确有纤维状物质,但品尝起来仍是鸡肉味道这是肉类纤维,你如果揉搓的时间再长点,就可能会化掉,越来越小;但是棉花的话,你怎么揉它也不可能化啊。再说两者的手感也完全不同。
棉花肉松的谣言一出,最受影响的自然是蛋糕店了,店主刘祥晶表示,她认识录制视频的老人,并与之解释过很多次,但老人固执己见,认为肉松就是由棉花所制作,对此她也很无奈。她一个老太太不懂,我们解释也不听,这个视频肯定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今天州食药监局来检查,给肉松验明正身,可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刘祥晶说。
据州食药监局食化稽查分局负责人鲁劲松介绍,棉花不可能做成肉松,棉花的纤维咬不动;肉松是用猪肉、牛肉或鸡肉经过熬煮,将肥肉去除,所以剩下的肌肉纤维才会呈现丝状。我州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这一点非常好,但消费者如果遇到食品相关问题,应该先拨打我们的投诉举报热线,不要自行下结论,甚至散布谣言。
随着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如塑料紫菜、假鸡蛋等谣言随之而生,小编在此提醒大家,请牢记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一旦遇到食药安全问题,应当第一时间拨打此热线,切勿信谣传谣,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此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一直不遗余力开展辟谣工作,治理谣言。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联合10个部门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谣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同时在多平台主动发布监管信息,并建立了辟谣数据库和科普网络平台。自去年以来,总局共发布辟谣信息85条次,目前数据库已经收录3万余条次。此外,国家食药监总局还联合公安、网信部门等进行联合执法,对食品谣言的制作者进行拘留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