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的食堂门口有个卖糕点的小店,最上面一排是当时最喜欢的毛毛的面包,并不是发霉的毛毛哦!是肉松啦!因为其他面包总是甜甜的,偶尔就那么一天,想吃面包,就想吃咸口。
那时候蒜蓉的餐包还没那么普及,加了烤肠的热狗总是油油腻腻的,当时咸口面包里,肉松就是王道!最近几年,肉松又重出江湖!从肉松卷,肉松饼到美食届新进网红肉松小贝,都收到各路小哥哥小姐姐的欢迎。于是各种西饼屋就开始争相模仿,价格不一。
有空闲时间的朋友也可以自己尝试一下,可以确保品质。可是猪肉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几斤猪肉才能炒出一两斤肉松。经常看一些街边食物,说加肉松,五毛钱加一堆,但是口感较平时的肉松大相径庭。一些比较便宜的肉松甜点也是这样。比如有些肉松上的粉状物质非常明显,这就是掺杂了豆粉的肉松。
肉松里面混杂了豌豆粉后,量就非常大了,但是肯定是和全部用猪肉制作的肉松口味不一样,可是豌豆粉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如果用豌豆粉混杂后的“肉松”再以纯肉松的价格卖出,难道就不是欺骗消费者?很多内行人会说,这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了。
除了用豆松滥竽充数以外,还会添加肉味的香精,最初是酵母中提取的,有肉的香气,但无法模仿正宗肉的香味,吃多了也会对身体有所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