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用的原料外包装上,成分写着有豌豆粉,而且实测含量还不低,但是商家对外宣称这是肉松制成的面包,并且以肉松面包的价格对外销售。
根据国家规定,肉松指的是纯肉经过一定工艺加工制成,而肉松粉则是肉加上植物纤维,比如豆粉松制成的。
作为消费者,根本无从知晓这是用肉松粉做的。这种行为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
“其实,目前的肉松粉就是用一部分豆粉替代了肉,从安全角度来看,只要是规范生产的,就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可以放心使用。”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阮光锋告诉记者,肉松行业以前有一个商业标准:SB/T 10281-2007 肉松。将肉松产品分为三类,分别是肉松、油酥肉松以及肉松粉。肉松粉就是此次事件的主角。按照原商业标准的定义,肉松就是肉做的,肉松粉会加一些豆粉。但是这个标准已于2017年4月14日废止。
“从现在的标准来看,现在的肉松产品应该执行的标准是GB/T 23968-2009 肉松。这个标准里并没有肉松粉这个产品。而商家使用的是加大豆粉的肉松粉,卖的时候却宣称是肉做的,涉嫌虚假宣传。”阮光锋对记者表示。
在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看来,“目前国内并没有强制性的标准,从营养角度来说也很难说豆粉、大豆分离蛋白和猪肉哪个营养价值更高,主要还是虚假宣传的问题。”
“如果要鉴别,真的肉松很明显都是丝的状态,比较有弹性。很松软、有一些颗粒样粉状的东西、不咀嚼也很容易溶解于口中的则可能是用了豆粉。当然最简单的还是直接看配料表。”顾中一表示。
“用肉松粉本身并没有很大问题,但需要健全法规标准,对全行业进行规范。同时,加强对行业的监管,规范生产、规范标示,不要为了牟利而用肉松粉去冒充肉松。”
“放心肉菜”保障工程、“放心粮油”保障工程、农产品市场管理提升工程、食品安全示范化工程(“明厨亮灶”、“阳光厂房”等)……佛山一直在行动!通过创建,将全面提升佛山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的“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