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已过去一半。这期间,“谣言”还是时常出现。而且还多了一种新的常见传播形式,就是用视频来传谣。我们整理出了这半年中的十大朋友圈谣言,并附上,赶紧给你身边的人,不要再上当!
5月下旬,多段浸泡肉松面包上的肉松视频在网上流传:买来肉松面包或糕点后,将上面的肉松泡入水中,肉松在水中变成白色絮状物体,拍摄者声称这些肉松其实是棉花做的,并以白色絮状物可用打火机点燃作为证明。
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放入嘴里一咬就会融化,口感松软。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虽然看上去也很松软,但嚼不烂。也就是说,真用棉花冒充肉松,一吃就会被识破。
肉松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肯定能够被点燃,跟头发可以被点燃是一个道理,而且还会有一种焦糊味。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虽然可以点燃,但是不会出现焦糊味。
最初的“Emoji”表情确实是由日本人发明的。但它早已被纳入国际非营利机构——统一码联盟(Unicode Consortium)中,统一负责维护和管理。
获得Unicode数据文件和软件的副本以处理数据文件或软件是免费和无限制的——也就是说,表情符号并无收费一说,微信的系统表情符号同样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转发这些表情符号就会有人能分钱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
某视频内容声称:这是发生在xx的真实事件,近日有四个假冒和尚以高价兑换旧钞票为由,入室将一家四口人后将肾偷走。视频正是描述这家人出殡画面,令人目不忍睹。
这个谣言内容还有很多版本,类似“138个和尚偷肾”、“孕妇产子时被偷摘肾脏”、“团伙偷抢小孩摘取器官”等等,但都已被证实为谣言。
再者,偷肾去做器官买卖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那些迷倒后器官没有了的故事,均被证实为耸人听闻的都市传说。器官移植需要配型,而这个配型不是简单的血型相配,还需要供体和受体双方的组织尽量靠近,否则受体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和排斥外来组织。
且器官从身体中取出之后,需要在严苛的卫生条件下冷藏,而在一定时间内还没移植进受体,就已失去作用了,比如肾脏最长48小时,胰腺是12小时,而肝脏只有8小时。随便偷走器官进行买卖,这和医学常识是不相符的。
视频中,一男子不断将一个个塑料袋放入一台机器,经过熔解、拉丝、切割等工序,最终生产出一粒粒状似米粒的白色固体。视频配有文字称,这就是假大米的制作过程。
塑料行业人士表示,视频中所用的设备是塑料行业中很常见的塑料造粒机,工厂把回收来的塑料放入塑料造粒机,生产出再生塑料颗粒,这些颗粒是再次制作塑料制品的半成品原料,而之所以要做成颗粒状,是为了便于进行储存、运输。
目前并没有在大米内掺入塑料成份的造假手段,且这类再生塑料颗粒的均价为每千克10元左右,而普通大米每千克不超过5元,塑料颗粒的成本比大米贵,商家没有必要用塑料去替代大米。
拍摄者一边把紫菜泡开,一边告诉大家这不是紫菜而是塑料。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些紫菜是假的,有人还用火机烧焦了手里的紫菜。
专家表示,市面的紫菜以坛紫菜和条斑紫菜这两类为主,温州以及福建等地所养殖的均是坛紫菜,江苏等地以条斑紫菜为主。而末水紫菜品质略差,口感更韧。不过,即便是末水的坛紫菜,其韧性也远远低于黑色塑料袋。
塑料袋本身含有浓重的化工材料气味,坚韧且不溶于水,在气味、味道上也有天壤之别,入口口感和紫菜完全不同,不可能发生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