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民以食为天。这些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但一些似是而非的食品谣言仍在网上不断传播,影响消费信心。治理食品谣言,既要从源头上打击恶意造谣的不法分子,也要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引导人们增强识别谣言的能力,不信谣不传谣。从今天起,我们推出“揭穿食品谣言”专题,采访权威专家,对一些网上传播的食品谣言进行驳斥,帮助消费者增加食品知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肉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棉花是植物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棉花造肉松,不仅成本高,造假效果也难以达到,是根本不可能的
6月初,苏州太仓有网民发布在某蛋糕店购买的手撕蛋糕中发现“棉花”的视频;6月11日,山东聊城一名女子在其朋友圈发布“棉花肉松”视频;7月9日,一条“常德市金萝莎肉松蛋糕的肉松是由棉花做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传播。自2017年“棉花肉松”事件以来,旧谣又开始新传,引发广泛关注。
在“棉花肉松”视频中,解说人将肉松放在水中不停地揉搓,发现肉松呈现出泛白拉丝状,便将该白色絮状物称为“棉花”,并用打火机点燃,称有“棉花味”。视频经社交平台传播后,引起消费者的担忧。
那么,“棉花”真能变“肉松”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徐维盛表示,肉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棉花造假肉松,不仅造假成本高,造假效果也难以达到,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肉松和棉花的成分有很大区别。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肉松是指以禽畜瘦肉为主要原料,经煮制、切块、配料、收汤、炒松制成的肌肉纤维蓬松成絮状的(熟)肉制品。肉松的本质是一种肌肉纤维,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
其次,棉花天然呈白色团絮状,肉松经过水洗后也呈现白色絮状,是因为肉松在制作过程中为调节颜色,会加入食用色素,经水洗后颜色消退。这些絮状残渣为动物肌肉组织,而不是棉花。
再者,棉花和肉松的口感差异也很大。肉松较松软,口感绵密,味道鲜美,咸甜适中。棉花表面看上去松软,但放入口中被唾液濡湿后会聚集成一张薄片,难以嚼烂。
另外,通过浸水和点燃的方式也可以轻易分辨肉松和棉花。肉松浸水后沉到水底,棉花则会漂浮在水面。肉松燃烧时会有一股头发烧焦的焦糊味,而棉花燃烧时会散发出一股纸烧味。
如何识别好的肉松呢?徐维盛建议,要通过正规渠道选择近期生产、密封良好的肉松,尽量不要买散装产品。优质肉松颜色为金黄或淡,呈疏松絮状,闻起来有肉香味,吃起来肉质鲜嫩,无肉筋碎骨,入口即化。
专家提醒,已开包、开盖的肉松不宜放置太长时间,应尽快食用。选购肉松时,最好买有独立小包装的肉松,便于保存。另外,肉松的钠和能量偏高,应尽量少吃,尤其是儿童。
民以食为天。这些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但一些似是而非的食品谣言仍在网上不断传播,影响消费信心。治理食品谣言,既要从源头上打击恶意造谣的不法分子,也要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引导人们增强识别谣言的能力,不信谣不传谣。从今天起,我们推出“揭穿食品谣言”专题,采访权威专家,对一些网上传播的食品谣言进行驳斥,帮助消费者增加食品知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肉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棉花是植物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棉花造肉松,不仅成本高,造假效果也难以达到,是根本不可能的
6月初,苏州太仓有网民发布在某蛋糕店购买的手撕蛋糕中发现“棉花”的视频;6月11日,山东聊城一名女子在其朋友圈发布“棉花肉松”视频;7月9日,一条“常德市金萝莎肉松蛋糕的肉松是由棉花做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传播。自2017年“棉花肉松”事件以来,旧谣又开始新传,引发广泛关注。
在“棉花肉松”视频中,解说人将肉松放在水中不停地揉搓,发现肉松呈现出泛白拉丝状,便将该白色絮状物称为“棉花”,并用打火机点燃,称有“棉花味”。视频经社交平台传播后,引起消费者的担忧。
那么,“棉花”真能变“肉松”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徐维盛表示,肉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棉花造假肉松,不仅造假成本高,造假效果也难以达到,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肉松和棉花的成分有很大区别。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肉松是指以禽畜瘦肉为主要原料,经煮制、切块、配料、收汤、炒松制成的肌肉纤维蓬松成絮状的(熟)肉制品。肉松的本质是一种肌肉纤维,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
其次,棉花天然呈白色团絮状,肉松经过水洗后也呈现白色絮状,是因为肉松在制作过程中为调节颜色,会加入食用色素,经水洗后颜色消退。这些絮状残渣为动物肌肉组织,而不是棉花。
再者,棉花和肉松的口感差异也很大。肉松较松软,口感绵密,味道鲜美,咸甜适中。棉花表面看上去松软,但放入口中被唾液濡湿后会聚集成一张薄片,难以嚼烂。
另外,通过浸水和点燃的方式也可以轻易分辨肉松和棉花。肉松浸水后沉到水底,棉花则会漂浮在水面。肉松燃烧时会有一股头发烧焦的焦糊味,而棉花燃烧时会散发出一股纸烧味。
如何识别好的肉松呢?徐维盛建议,要通过正规渠道选择近期生产、密封良好的肉松,尽量不要买散装产品。优质肉松颜色为金黄或淡,呈疏松絮状,闻起来有肉香味,吃起来肉质鲜嫩,无肉筋碎骨,入口即化。
专家提醒,已开包、开盖的肉松不宜放置太长时间,应尽快食用。选购肉松时,最好买有独立小包装的肉松,便于保存。另外,肉松的钠和能量偏高,应尽量少吃,尤其是儿童。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